普遍的刻板印象(很多時候是指美國):住在外國很舒服。
先不論是不是電影戲劇造成的刻板印象(每個人心中都有個美國夢),大多數的人都不會否認:無論是短期或是長期住在國外,住起來比台灣「舒服」。
那麼,什麼叫作「住起來很舒服」呢?最直接的感覺就是「不擁擠」 — — 逛街不用人擠人、買菜不用人擠人、看煙火不用人擠人、公園盪鞦韆不需要計時器。
人口密度
換成數字,就是「人口密度」。底下是簡單的人口密度比較:
___________| 人口 | 概估可居住面積 | 單位人口 |
+----------+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+---------+
+ 大台北地區 | 7,000,000 | 225 平方公里 | 3.1 萬 |
+----------+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+---------+
+ 北加州灣區 | 8,000,000 | 2,500 平方公里 | 0.32萬 |
+----------+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+---------+
+ 德州奧斯汀 | 950,000 | 700 平方公里 | 0.12萬 |
+----------+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+---------+
+蘭陽平原 | 450,000 | 260 平方公里 | 0.17萬 |
+----------+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+---------+
從單位人口來看,大台北地區大約是加州灣區的 10 倍。換句話說,灣區人口更稀疏 10 倍。當然灣區也有人口稠密的都會區(舊金山、聖荷西、奧克蘭),但是大部分的人其實不住在都會區,而是分散在其他的非都會區。
更低密度的人口,代表著每個人分配到的空間更大:更大的房子,更大的後院,更大更安全的人行道,更大更安全的單車道,更大更多的公園綠地,更大更寬的道路,更大更多的停車位。
這些在高人口密度地區是很難得的。因為所有人都在競爭有限的土地,導致了土地單位價格高漲,結果就是有限的空間必須高度被利用:一切都變得很擁擠。
所以當加州灣區的人,搬到德州奧斯汀的時候(密度低 3 倍),或是台北人到宜蘭遊玩的時候(密度低 18 倍),就會覺得心胸都開闊了起來,整個人都神清氣爽。